很多钓友都有过这种经历:外出钓鱼时专心致志,全然不顾身边的草丛、杂木和虫子,想着“蚊子咬两口算啥,只要有鱼咬钩就值了”。但你知道吗,有些虫子可不是咬个包这么简单,运气不好,可能还会让你进医院,甚至危及生命!
前几天,一位钓友亲身经历了一次惊险事件。他告诉我,那天他在水边钓鱼,鱼口不错,一直专注钓鱼。中途隐约感觉脚踝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,也没太在意。等钓完鱼回到家,吃完饭开始觉得有点乏力、发热,以为睡一觉就能缓过来,结果醒来的时候人已经躺在医院急诊室里了!
原来,他是被蜱虫叮咬了!
据家人说,他当晚突然满头大汗、发烧不退,人昏迷不醒,紧急送医后发现咬伤处已经红肿发炎,检查结果确认为蜱虫叮咬,且虫体已经钻进皮肤内。如果再送晚一点,可能就酿成大祸。幸好处理及时,这位钓友转危为安,但经历实在惊心动魄。
他说:“一定要提醒更多钓鱼人,千万别小看这些看不见的虫子。”
蜱虫到底有多危险?
蜱虫是一种靠吸血为生的小型寄生虫,喜欢寄居在潮湿、草木茂盛的地方,特别活跃于春夏季节。它们不仅会钻进皮肤吸血,还可能携带多种病毒、细菌,如森林脑炎病毒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等。一旦被叮咬、处理不当,后果可能非常严重。
最危险的不是吸血本身,而是蜱虫携带的病原体会通过唾液传入人体,一旦感染引发发烧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甚至器官功能损伤,严重的可能致命。
钓鱼人该如何预防蜱虫叮咬?
为了避免这种危险,钓鱼人最好注意以下几点:
-
着装防护:尽量穿长袖长裤,扎紧裤脚和袖口,避免裸露皮肤接触草丛;
-
使用驱虫产品:外出前可以在衣服和裸露部位喷洒驱虫剂;
-
钓后检查身体:钓鱼回来后及时检查身体,尤其是脚踝、膝盖、腋下、腰部等易被叮咬的地方;
-
避免久待杂草丛中:尽量避开潮湿、杂草丛生的钓位,或事先清理钓点周围环境。
万一被咬了,怎么办?
如果不小心被蜱虫咬了,切忌直接拔掉!
蜱虫吸血时口器会深入皮肤,如果用力硬拔,容易造成虫体断裂,头部留在体内,引发更严重的感染。正确的处理方法如下:
-
用酒精“灌醉”它:可用医用酒精多次喷洒叮咬部位,使蜱虫麻痹后自然松口;
-
香烟熏法:咬得不深时,可以用点燃的香烟在伤口附近熏一会儿,等虫子松口后用镊子轻轻拔除;
-
百草油或花露水涂抹:也有一定效果,有时能让蜱虫自行松口;
-
及时就医:如果虫子钻得太深或处理不当,建议第一时间去医院,不要自行处理,以免留下隐患。
写在最后
很多钓鱼人对蚊子、跳蚤早就习以为常,但对蜱虫的危害还认识不足。希望通过这位钓友的亲身经历,能给广大钓鱼爱好者提个醒:户外钓鱼虽乐趣无穷,安全永远排第一。钓鱼路上不止有水有鱼,还有看不见的危险,防范在先总比事后懊悔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