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湖火出圈!大鱼扎堆出没却迟迟没人钓上来,问题出在哪?

人工湖钓鱼

最近,在山东滨州台子镇的一个人工湖忽然“火了”。不少人发现,这片不大的水域中,竟有成群体型惊人的大鱼悠然游动,单尾重量甚至超过二十斤!然而,奇怪的是,尽管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垂钓,却几乎没人钓得起来。为什么?

人工湖钓鱼

这座人工湖原本只是镇上建设文化广场时的附带工程,最初并没打算作为钓鱼资源来使用。湖水最深处约三米,因水深曾发生过几起孩童不慎落水的意外。为了“镇住水”,一些村民主动向湖中投放了一批鲤鱼和草鱼作为祈福之用。但没过多久,这些鱼几乎都被村里钓鱼爱好者钓走了,留下的基本都是稀稀落落的小个体。

直到两年前夏天,一批钓友在其他水域钓到一群不到一斤的小鲢鳙鱼,嫌太小不值钱,就干脆一次性全放生到了这座人工湖里。据目击村民说,当时放流的鲢鳙有上百条,但真正活下来的估计也就三十条左右。这些“幸存者”在湖里慢慢适应,加上水中天然饵料丰富,几年时间就长成了如今这二十多斤的“巨无霸”。

随着大鱼频繁在水面游动、张嘴呼吸,引得不少村民围观拍照,也让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人工湖逐渐小有名气。然而,奇怪的是,这些鱼虽多,却极难上钩。

为什么?其实,根源在钓法和观念上。当地多数村民是老年人,还是习惯钓鲤鱼、草鱼那一套“守钓”方法,早晚一竿坐着等。对于鲢鳙这种对窝料雾化和频率要求极高的鱼来说,这种钓法基本没戏。再加上不少人对鲢鳙专用饵料的使用和调配方式缺乏了解,即使抛竿下去,也很难将鱼诱进窝点。

此外,人工湖面积接近二十亩,大鱼多集中在湖中央区域,传统手竿根本够不着,甚至打窝都困难。有经验的钓友知道,钓鲢鳙最关键的是频率和雾化,没有强烈的窝料雾效,就无法将游动性强的鲢鳙吸引过来。而一旦频率慢了、打窝断了,这些鱼自然就不会靠近,更别提开口咬钩了。

所以,久而久之,村民们便认为这些大鱼“只是看得到,钓不到”,渐渐也就不再尝试。有些人干脆回头继续钓鲫鱼,起码能稳稳当当钓几条回家,不至于空军收场。

其实,在自然水域中想钓上二十多斤的大鱼,本身就不容易。如今像这样的免费、无干扰的开放水域越来越少。如果你对钓鲢鳙有经验,或者愿意尝试不同的钓法,说不定能在这片低密度高个体的人工湖里有意外惊喜。

error: 内容受到保护!!